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人社局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安排,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人才办)党委对此次教育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将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制订了以解决就业创业、人才服务、人事代理等方面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的活动实施方案,自2014年3月1日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拉开活动序幕以来,人才办紧扣“惠民生、聚人才、促和谐、作奉献”主题,抓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需求、服务企业发展需求、服务人才就业需求”的工作主线,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市委第十一督导组和市人社局第六督导组的悉心指导下,市人才办统一思想认识,精心组织安排,认真抓好各个环节工作,较好地完成了目标任务。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面结合,狠抓学习教育、用心听取意见
在活动第一阶段当中,市人才办主抓5个到位、11个创新、上搭下接,三个面结合抓实学习教育、用心听取意见,扎实促进工作。
(一)主抓“五到位”,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
1、组织机构到位,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的领导
为开展好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以市人社局局长助理黄少波、人才办党委书记邓晖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人才办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落实,制订了《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阶段工作实施方案》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育实践这一重大活动中来,为全面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组织基础。同时,确定人才办领导小组成员联系制,各领导小组成员进流动党支部,跟流动党员同学习,共讨论。
2、技术到位,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的动员效能
针对流动党员分散、集中时间难确定等实际情况,人才办利用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于3月1日晚召开了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27名来自9个流动党支部的支部委员齐聚一堂,重温了我党的群众路线的涵义,领会此次党内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
3、4R路径到位,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效果
为保证学习教育的效果,人才办党委结合此次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通过4R路径,即入眼、入脑、入心、入行,确保学习效果。一是入眼R1,在市规定的8篇精读篇目、8篇必读篇目和10篇选读篇目的基础上增加了2个阅读篇目,并将这些学习内容制作成学习资料,结合每次集中学习的主题,有计划地发放到每个人手中;制作横幅、标语、板报、LED播放PPT、网络学习资料等营造学习教育氛围。
二是入脑R2,人才办党委分别于3月1、6、14、16日召开专题学习会,针对“四风”问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理论学习与自身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的转变相结合,真正达到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发展的根本目的。
三是入心R3,向党员同志发放了教育实践活动学习专用笔记本,每位党员结合学习内容与工作实际、个人情况认真做好10000字的学习笔记,并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流动党员们通过QQ、党员之家论坛等开展学习、讨论。
四是入行R4,严格管理制度,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实行指纹打卡,工作人员按时到岗为服务对象办业务;此外,为在市场内形成你追我赶做好服务的氛围,对招聘服务部各岗位实行竞聘上岗,从为民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评价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配置该部门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并在管理上形成淘汰机制,引导工作人员为民务实服务。
4、联系到位,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的讨论实效
就业关乎民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为把就业服务真正办成顺应民意、贴近民情、排解民忧的“民心工程”。3月14日,市人才办围绕自身工作职能,以“惠民生、聚人才、促和谐、作奉献”为主题,积极开展大讨论活动。会上,党员同志根据自身工作职能,针对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招聘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站建设、流动党员管理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建言献策。人才办教育实践活动办召开专门会议对每一条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责令相关部门尽快落实。
5、意见征求途径开辟到位,确保教育实践活动的纳言效率。
人才办党委坚持开门纳谏,通过集体讨论、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热线电话、网络收集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职工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在第三届公益性人才交流大会暨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上,共发放征求意见表310份,收回224份,收到意见和建议210条;增加用人单位招聘岗位工作经验需求分析、需求学历层次分析、岗位薪酬分析等项目,细化用人单位需求分析项目,以便制定分层服务计划。二是已联系企业、高校并制作相关的调查问卷,拟定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高校、入企业征求意见。三是在桂林人才网、党员之家开通网上意见征求渠道,征求用户的服务感受、改进意见。四是为有效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与创新性,培养、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将在市场范围内开展一次以“为民务实服务”为主题的良策征集活动。
(二)创新载体,“自选动作”新意多
结合工作实际,人才办以 “十个一”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听取意见”阶段各项工作,问需于毕业生、于企业、于高校、于服务对象,为民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关怀。
1.创新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党课活动
一是在自学与集中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创新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将分散在全国29个省份的流动党支部召集在一起,邀请市直机关工委书记涂卫东同志作专题辅导讲座。二是除规定的阅读篇目外,增加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解读,帮助党员们理解此次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三是在“党员之家”开辟了活动专栏及互动平台,随时更新学习资料、专家辅导课件、活动动态等,图文并茂地报道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动员和引导流动党员同志以实际行动真正参与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来。
2.领悟精神,开展内涵丰富的红色教育之行
教育实践活动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思想的再次塑造和改进。为增添党员干部们思想改进新材料,3月16日,人才办党委组织人才办党支部、第一流动党支部全体党员及第二至九党支部支委,专程到桂林市七星区古莲文化街参观学习。通过3个主题的现场展示,一个个古代清官为民谋福利的故事和现代廉政文化村的历史,让到场的党员们生动地领略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古莲文化精神,广大党员干部思想再次被震撼,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
3. 清洁乡村,开展一次义务劳动
3月15日,人才办党委组织人才办党支部、第一流动党支部全体党员及第二至九党支部支委,专程到鲁家村开展“美丽桂林,清洁乡村”义务劳动。党员干部们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到田间,为家乡、为群众俯身劳动,提高了宗旨意识,密切了党和群众的鱼水之情。
4. 援助就业,开展一系列春暖活动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人才办为民务实的体现。一是针对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201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2月22日在桂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了桂林市第三届公益性人才交流大会暨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双向选择”洽谈会。二是人才办将于3、4月陆续举办“旅游、酒店、商贸、服务、营销、管理类专场招聘会”、“桂林人才•精英会—桂林市第4届中高级人才预约式洽谈会”,积极推动城乡各类群体实现就业。三是在桂林人才网上持续地推送适应各类就业群体的职位和各类网络招聘会。
5. 案例教育,开展一次“四风”警示教育活动
人才办党委拟定于4月初组织党员们观看反腐倡廉的电影、话剧视频等,重温“焦点访谈”的《证难办、脸难看》的节目视频,分组讨论观后心得体会,务必使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思想防线,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增强群众观念,促进作风转变。
6. 带课题进企业、入高校,开展一系列走访调研活动
人才办党委针对各自分管工作,带课题进企业、入高校、下基层调研。一是4月初将带岗位带企业入高校,设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调查问卷,收集、分类企业岗位信息,对口联系高校,与高校、企业、毕业生座谈,了解企业所需、毕业生所需。二是带高校带毕业生进企业,做好为企业服务的调查问卷,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对口组织高校、毕业生进企业座谈,沟通就业供需双方,倾听企业用人心声。三是带疑问下基层,3月20日带着对县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疑问,人才办毕业生指导部工作人员到灵川县调研,了解县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工作的基本情况,听取县区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7. 实体虚拟动起来,营造一种氛围
人才办党委除在市场大楼内悬挂宣传标语,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教育实践活动宣传资料外,还在网上“党员之家”设计、制作主体鲜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专题,同时,也开辟了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大讨论的网络平台,搭建起流动党员参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平台。
8. 献良策,开展一次良策征集活动
积极发动员工在工作中倾听群众意见、服务对象要求,并将群众意见分类整理,结合本职业务,找到改进方法,形成改进建议,真正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9. 以赛促学,开展一次知识抢答赛
3月16日,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资料为“宝”,开展“沿途寻宝答题”竞赛活动,寓教于乐,加深党员们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除此之外,人才办党委4月还将开展一次“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知识抢答赛”。
10. 流动党员动起来,开展一场学哥学姐帮扶活动
人才办发动2200多名流动党员向自己所在单位举荐人才活动,重点帮助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党员们一方面为自己所在单位发展出力,另一方面为学弟学妹就业帮帮忙,践行为群众服务精神。
(三)搭天线、接地气,力求活动取得实效。
1、搭天线
一是为更好落实就业政策,稳定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多次到区厅、区人才交流中心、广西人才网就桂林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工作请示、汇报,寻求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二是根据我办反映的情况,自治区人社厅把2014年全区就业创业大赛工作交由我办承办。三是经过努力,区人才交流中心、广西人才网加大对桂林人才网建设发展的人、财、物投入,要把桂林人才网打造成全区乃至全国为高校毕业生服务、为各类用人单位服务的前沿阵地。四是在区人才交流中心、广西人才网的支持、配合下,桂林人才网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用人单位、服务毕业生的能力提高,2014年1—3月,桂林人才网新增420家企业会员,4300份人才库简历。五是在市人社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帮助下,桂林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模式得到推广,并正向桂林12县5城区铺开,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六是邀请到区人才交流中心费育云总经理对桂林人才网运营团队做专业培训。
2、接地气
一是积极引导本地企业开发岗位,2014年1—3月共开发了15394个岗位,促进了就业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就业。二是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发展环境,更好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发展,评选出一批“桂林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三是举办公益性双选会,为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免费提供就业对接平台。2月22日在会展中心举办的大型双选会上设立的350个招聘摊位供不应求,据不完全统计,当天进场求职人数达15000多人,另外,针对行业的特殊要求于3月7—8日举行部分优质企业专场招聘会、3月22日举办旅游专场招聘会。四是扎实做好本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截止目前我办共完成了4641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实名登记,帮助了3495名毕业生实现就业(含特殊去向人员),除1023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联系不上外,目前201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达96.6%。五是加强与高校密切联系,组织本地毕业生到招聘现场对接,并向外地高校发函,邀请外地毕业生上网对接,与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座谈毕业生就业供需问题。
二、三问三思三严实,深入查摆问题、深刻剖析自查
市人才办紧扣为民务实清廉,紧贴“三问题”,突出问题导向,以2W1H的方式,追问实际,追问群众,追问自我,沉心查,澄心析,诚心改,以群众满意的服务标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三追问,沉心找,解“what”之题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what”,即是什么的问题。只有找到问题所在,才能反思、反省,才能整改、进步。
1.照“四镜”,追问信念之心。
一是人才办党委通过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视觉学习和多感官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道德品行教育,共计24次(其中支部党员学习14次、流动党支部学习10次)。二是网上学习和线下活动相结合,对照党章、廉政准则、改进作风要求、先进先辈,这“四面镜子”,党员、干部们展开大讨论,反思内心,查找自己宗旨、意识上的差距,每位党员结合学习内容与工作实际、个人情况认真做好10000字的学习笔记,做到实时有感即记。三是分散29个省76个市的2300名流动党员、干部通过视频会议系统齐聚一堂,通过“党员之家”跨越时间、空间、部门之阻隔,重温党的理论,共悟党的优良传统,同塑“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四是赛知识促学习。组织“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知识抢答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知识测试”……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资料为“宝”,开展“沿途寻宝答题”竞赛活动,寓教于乐,加深党员们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
2. 三“下移”,追问务实之心。
把心沉下来,把脚迈出去,把门打开,市人才办党委下移到窗口、下移到基层、下移到招聘求职现场,查疑于自身,反思为民之心。
一是下移到窗口。开展“我是流动人才”“我是窗口服务员”活动,没有了眼前脱离实际的汇报、舌尖上的浪费,来到一线服务窗口的人才办党委、领导班子、各部门工作人员,切切实实地站到服务对象、服务人员的立场,换位体验、换位找问题、换位思考体会服务对象对“四风”“五难”的感受,倒查自己的工作作风、方式方法与服务对象需求之间的差距,拷问表象背后的思想问题,并总结、撰写换位体验日记、心得,查找到19条自身的不足。员工们到其他部门其他岗位体验工作,同时到外单位体验服务,在换位体验的服务和被服务间,30余名员工们写下了发自内心的生动体验日记39篇。
二是下移到基层。市人才办党委领导班子带课题、带部门下基层,将业务考察与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个人找与集体查结合,就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自身建设等上下工作衔接、左右相连工作与基层单位对接、沟通、座谈,交流、交心,查找自身问题,找出人才办、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共28条。
三是下移到招聘求职现场。公益性人才交流大会、专场招聘会等促就业活动现场,既是市人才办党委为民服务的举措,也是检验市人才办党委为民之心程度的试金石,更是市人才办反思自我、追问自我的阵地。通过招聘会等大型活动共发放意见征求问卷310份,回收224份,收到意见和建议210条。
3. 五“联动”,追问为民之心。
企业、高校、毕业生、工作人员、流动人才(办事人员),五类服务对象联动,敞开心扉,也让市人才办收获在为民服务上反思、意见,让市人才办能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
一是校、企、生三联动。企业、高校、毕业生,三类服务对象齐聚一堂,直言直语,向市人才办党委、班子、工作开炮,不留情面。市人才办党委、班子带着征求意见的一颗诚心,带上耳、带上手、带上眼、带上心,记录三类服务对象的意见,收回征求意见问卷42份,征求意见建议86条,经梳理归类形成6类17条具体意见和建议。
二是工作人员向领导开炮。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积累了不少来自服务对象的、关于服务改善、管理改进、单位作风转变等方面想法、意见。印制发放《求谏书》42份,收回42份,征求意见30条。
三是流动人才(办事人员)提意见。设意见箱,发问卷,个别交谈……充分利用窗口阵地,市人才办党委请前来办事的企业、流动人才、毕业生征求意见,收回调查问卷278份,征求意见62条。
(二) 三反思,澄心析,解“why”之题。
1.读历史思“六病”·正心
三段主题展示,19位清官的为政风范,百年清官村的历史积淀,传承着反腐倡廉的廉政传统……人才办党员、干部们走进桂林古莲文化街,通过浮雕、铜像、文字读着历史,感悟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爱莲(廉)”之意,反思着自己的为政之风、为工之风、为人之风。
2.下乡村思“五难”·正行
为民务实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低头、俯身。人才办党委组织人才办党支部、第一流动党支部全体党员及第二至九党支部支委,专程到农村开展“美丽桂林,清洁乡村”义务劳动。党员、干部们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到田间,为家乡、为群众俯身劳动,与群众交流,密切了党和群众的鱼水之情。看着群众们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听着群众们一句句实在的感受,党员干部们热泪盈眶,提高了群众工作意识。
3.深剖析思“四风”·正身
“我对‘四风’的认识、我存在哪些作风方面的问题、我执行中央8项规定的情况、我今后努力的方向……”人才办党委、班子聚焦“四风”自查、自省、自析、自处,深度剖析自我存在的不足,句句真实,共撰写心得体会36篇。
(三) 三“严实”,诚心改,解“how”之题。
1. 严制度,立改作风,提升服务
一是在学习教育、征求意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办事人员反映较多的窗口服务人员不按时到岗、窗口工作人员空岗、去向不明等问题,人才办党委结合实际,整改了考勤制度,实行指纹打卡;对现有业务工作制度进行梳理,修改和完善请假制度;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便民利民服务工作机制。三是开展内部服务技能、业务知识培训,规范文明用语,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从为民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评价等方面综合考虑,合理配置该招聘服务部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并在管理上形成淘汰机制,引导工作人员为民务实服务。二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完善公务接待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公车管理制度、办文办会制度等,第一季度三公经费开支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4.68%,会议次数比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4%。加强KPI绩效考核制度的考核力度,督查KPI绩效考核,对工作形成长效督查。
2. 严管理,立改效能,自强能力
一是针对个别窗口人员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人才办党委重新启用服务评价器,并规范其使用,定期公布服务评价器评价结果,使服务评价结果与员工绩效考核挂钩,将服务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促进窗口服务质量提高。二是梳理、归总群众意见,一一对应制定整改措施,拉单子,做台账,并明确整改期限和责任人,立行立改。同时,从群众反映的意见里寻找背后的根源,建章立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利用软件杜绝工作人员上班购物,规范办公电脑的使用。三是邀请到区人才交流中心费育云总经理对桂林人才网运营团队做专业培训。2014年1—3月,桂林人才网新增420家企业会员,4300份人才库简历。四是在市人社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帮助下,桂林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模式得到推广,并正向桂林12县5城区铺开。
3. 实惠民,立改观念,推进就业
一是政校联合谋就业。举办高校毕业生校园工作站站长会议,针对各高校就业工作负责人提出的校园工作站宣传栏内容陈旧、促就业活动计划滞后等问题,毕业生指导部积极与各工作站站长、企业沟通,制定并组织实施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2014年校园活动计划。
二是更新政策谱宣传。更新关于求职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贷款贴息、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将新政策发放到毕业生、高校老师手中,并编辑、制作多个版本、多个形式的2014年就业政策宣传资料,组织工作人员向大学生宣讲、解读。
三是开发岗位推就业。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人才办积极引导本地企业开发岗位,举办公益性双选会,为用人单位、毕业生等免费提供就业对接平台。7月13日在会展中心举办的大型双选会上设立的550个招聘摊位供不应求,据不完全统计,当天进场求职人数达12000多人,另外,针对行业的特殊要求每月举办专场招聘会。2014年1—8月共开发了15394个岗位,促进了就业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就业。
四是帮扶困难群体。一方面,扎实做好本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截止目前我办共完成了4641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实名登记,帮助了3495名毕业生实现就业(含特殊去向人员),除1023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联系不上外,目前201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就业率达96.6%。另一方面,对就业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进行重点扶持,开展包括就业推荐、减免相关费用在内的就业援助。
五是双评选营好就业环境,树立典型,引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发展环境,更好地促进高校毕业生发展,评选出10佳“桂林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桂林市优秀高校毕业生”。
六是多形式铸就业能力。致力于加强就业供需双方对接,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桂林人才办党委从桂林企业一线挑选HR精英,组建就业指导专家队伍,前移服务,进高校、下企业,开展“职场体验日”“就业服务体验日”、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简历设计比赛、桂林第二届创意创业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三、四立四转八提升,抓实建章立制、确保整改实效。
在活动第三阶段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中,市人才办紧盯“四风”问题,围绕群众反映突出问题,通过“四立”方式,做实“四个二”项目,履实两大服务职能,解决“求才难”、“求职难”两大问题,提高两个满意率,确保优质服务的常态化和长效化,进一步深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主题“为民务实清廉”。
(一)立转观念,履实两大服务职能
一是作为政府公共服务机构的人才办,是每天跟群众打交道的服务窗口单位,主要职能就是服务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职能和企业人才的招聘服务职能,形象地说就是“对象立两头,我们站中间”“一根扁担挑两头”,为毕业生的求职和企业的求才架桥铺路建平台。二是转变服务观念,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将服务群众、服务人才的群众意识牢记于心,在服务群众中处处主动、处处用心,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发挥人才办服务职能作用。
(二)立改问题,解决两“求”难
在党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服务对象对人才办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问题主要聚集成两“求”难,一个是毕业生反映的求职难;另一个是企业反映的求才难。针对这两大困难,我们立行立改。
1、“三前移”,探新路。转变服务方式,将服务阵地、服务时间、服务项目在原有基础上前移,即服务阵地从柜台前移到高校、企业、农村和军营;服务时间从毕业生离校后前移到离校前;服务项目前移到毕业生集中地(高校、双选会),探索新的服务形式,最大限度的方便求职和求才。
2、“一平台”,挑两头。创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针对毕业生求职难问题,联动“四大主体”,即政府、高校、企业和毕业生,通过就业服务一站式、职能优势一联动、创业服务一条龙、技能培训一体化、点线面一结合,搭建起“沟通无障碍,对接零距离,服务全方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平台,为毕业生“送政策、送岗位、送指导、送见习、送培训、送扶持、送体验、送服务”。挑起平台一头,另一头,针对企业求才难,推出综合类的大型人才交流大会和精准化的分行业和职位的日常招聘会;首开全区先河举办具有示范和引导意义的电视台录制招聘节目“职在必得”;开办各类技能培训班,为企业输送具有综合素质和实用技能的毕业生,缓解企业的“求才”难。实现一个平台挑两头,做实“小服务”,惠及“大民生”。
3、两手扶,促就业。一是扎实做好本地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开展就业推荐、减免相关费用等就业援助项目,对就业困难群体和高校毕业生进行重点扶持。二是更新关于求职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贷款贴息、公益性岗位安置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多形式、多渠道地向毕业生解读、传送政策,促进毕业生就业。
(三)立改效能,提高两大满意率
1、开展精准化招聘会。针对群众反应的“希望多提供岗位信息,缓解就业难问题”“招聘成效不大,招聘会进场人员与岗位的匹配度不强”问题,我办调整人才集市招聘指向,开展精准化招聘活动,大力开发就业岗位,首推12个行业的“行业—职位”专场招聘会16场,举办大型公益性人才交流大会2场,入场参加的招聘单位达1349家,提供各类工作岗位33682多个,入场求职人数达38607多人,招聘成功率达60%,招聘和求职效果双提升。
2、线上线下同时抓。一是创建网络服务平台,完善完善升级桂林人才网、中国旅游人才网、高校毕业生服务网、人才公共服务网,提供高效、便捷、无时空地域限制的线上网络服务,打造永不落幕的招聘会。二是线下定期举办公益性双选会,引导本地企业开发岗位,组建就业指导专家队伍,前移服务,进高校、下企业,开展“职场体验日”“就业服务体验日”、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简历设计比赛、桂林第二届创意创业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抓实毕业生就业和企业招聘工作。
(四)立严制度,确保两个长效化
严肃工作纪律,规范服务行为,完善工作制度,提升优质服务,确保优质服务的常态化和长效化。目前制度完善基本成型,在原来已有制度基础上,修订完善制度33项,新增窗口服务十不准、工作人员与高校联系工作制度、县(区)联系制度、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跟踪服务制度、企业联系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公务外出学习考察制度、打卡考勤管理规定、安全检查管理暂行规定9项制度,形成了分工负责、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一是启用服务评价器,并规范其使用,定期公布服务评价器评价结果,使服务评价结果与员工绩效考核挂钩,将服务置于群众监督之下,解决窗口人员服务质量不高、办事效率低、窗口办事推诿等问题,促进窗口服务质量提高。
二是各部门更新部门业务所涉政策,整理部门业务办理流程和知识,并针对各自业务开展部门内训,开展涵盖标准化服务、服务礼仪、窗口危机应急服务技巧等内容的服务技能培训、先进管理软件使用培训,提升人才服务质量。
三是整改完善考勤制度,实行指纹打卡;对现有业务工作制度进行梳理,修改和完善请假制度;建立健全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便民利民服务工作机制,促进优质服务走向常态化。
四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完善公务接待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公车管理制度、办文办会制度等,将服务实效、服务质量等软性考核纳入KPI考核指标体系,加强KPI绩效考核制度的服务导向考核力度,督查KPI绩效考核,对工作形成长效督查,保障优质服务的长效化。
四、整改提高初见成效
在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查找出来的主要问题,通过立行立改、建章立制、整改提高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就业率与招聘成功率双增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个百分点,达到87.1%,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企业招聘成功率由原来的46.3%提高到近60%;二是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双提升,比如一个想创业的毕业生就政策咨询这点,原来需要跑人社、工商、税务、金融等4个部门,现在只需到我们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就能一次了解清楚,有效避免了毕业生“一事多处跑”和“一事多次跑”;三是毕业生和企业“两满意”。通过服务评价器和问卷调查,服务满意率为98.6%,对一站式服务的支持率更是达到100%;四是整改落实实行“台账式”管理实施,收集涉及“四风”“五难”“六病”“毕业生就业服务”等六大类的意见337条,归类、整理出六大类意见23条,列出整改措施22条,已落实16条。五是制度完善基本成型,修订完善制度33项,新增完善制度9项,形成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反对“四风”、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取信于民。
五、努力方向和工作目标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和成效,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问题,一是存在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失联”现象,导致无法提供就业服务;二是对全市综合人才、专业人才、紧缺人才的需求和经营缺乏正确、系统的分析研究;三是流动党员规范管理难问题。
“总结不意味着结束,收尾不是收场,教育实践活动有限期,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人才办将一鼓作气地抓好后续各项工作,在今后的工作善始善成不断整改、不断提高,继续朝着我们人社部门“惠民生、聚人才、促和谐、做奉献”的教育实践活动主题扎实推进下一步的工作。
(一)三转变提四率。转移工作重点,从人才代理转移到人才优化配置;转移服务重心,要从“求职”转移到“求才”,做到求才与求职并重、企业与人才并重、服务与管理并重;转变服务方式,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把管理人才转变为经营人才。致力于提高企业招聘成功率、毕业生求职成功率、人才配置优化率、群众满意率。
(二)解决两个“一公里”,实现两个“梦”。 进一步树立窗口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群众意识,在解决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同时,想办法解决好服务群众的“第一公里”;满足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的就业梦、创业梦,解决好满足企业发展腾飞的人才梦。
(三)扎实推进两赛,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好第二届大学生创业大赛、“职在必得”电视招聘节目两大赛事,进一步推进抓好201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桂林市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
二〇一四年九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