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拥军人物”廖勇乐、杨秀辉先进事迹
发布日期:2022-03-11 17:16:35 浏览 2666

廖永乐先进事迹

 

廖永乐,女,汉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人,197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廖永乐同志2011年到雁山区双拥办工作,历任双拥办主任,现任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她十年如一日,积极拓展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推进地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曾荣获自治区2019年爱国拥军模范、2019-2020年度桂林市三八红旗手。

一、热心国防建设,全意服务部队

雁山区是桂林市驻军大区,所辖部队都驻扎在农村周边,部队的国防建设、军事训练等难免与周边村民的局部利益相冲突,双拥任务十分繁重。

(一)融洽军政军民关系,化解矛盾

为推动国防建设,廖永乐同志深入部队周边村对村民进行国防教育,让广大村民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有一条村道经过驻地部队接收基地工作区,为确保部队基站的正常工作,该道路不能进行扩建和路面硬化,雨季时严重影响沿途村民的生产生活;在她争取下,筹措资金400多万元,于2018年完成该道路的硬化。当了解到附近村民屋顶搭建的建筑物严重影响该部队监测设备正常工作,她立即组织协调相关部门专题研究,最终协调资金7万元完成拆除。十年来,她接待上访群众113起,550人次,化解各类军地矛盾纠纷110多件,配合部队完成各类军事演习、演练320多次,配合部队完成土地回收近6000亩,协调召开军地联席会14次,军地领导现场办公6次。

(二)服务东盟反恐实兵演习,为国争光

2019年初接到南部战区陆军联演通报后,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廖永乐同志主动担当作为,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协调各部门各单位,仅用两个月圆满完成联演场地300亩土地回收,清表迁坟共320座。带领相关部门先后2次疏散迁移射击危险区域5个自然村群众共计5300多人次。安全、顺利、圆满完成东盟防长扩大会反恐专家组“10+8”反恐实兵演习,得到了中央军委及南部战区各级首长的充分肯定。国内外军方人士称赞枫林训练场是中国大地最美的训练场,为祖国、为桂林争了光。

二、关心退役军人,全力落实保障

廖永乐同志一直把落实各项政策法规作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她严格按照政策法规按时足额发放各类优抚资金,每逢“八一”、“春节”等重要节日,积极协调组织区四家班子领导及全区各部门、各乡镇开展优抚对象“大走访”活动并召开退役军人座谈会,十年来各类慰问资金达120多万元。

(一)调查摸底细致,帮扶困难退役军人

辖区81岁的退役军人董土送,无儿无女,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无劳动能力。在常态化联系走访过程中发现其所住房屋门窗低矮、屋内阴暗,缺少必备家具,居住环境较差。她主动作为,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董土送困难问题解决方案,并向申请上级帮扶解困资金。全部用于改善董土送居住环境、解决其生活困难。她还组织摸排走访,对有就业意向辖区退役军人及其亲属进行登记管理,亲自联系辖区用人单位,为他们提供岗位,从根源上解决困难,她的关心关爱得到退役军人及其亲属的称赞。

(二)严格落实政策,转业士官妥善安置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转业士官安置工作。2021年雁山区接收转业士官4名,但编制只有3人,为解决转业士官杨志文的编制问题,廖永乐同志先后与组织部、编办、人社局领导多次协调对接、召开安置会议,为杨志文争取到入编的机会。杨志文深受感动,表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他的关心关爱,自己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表现,回馈社会。

(三)强化服务质量,建设服务保障体系

廖永乐同志坚持打造既有“军”的味道、又有“家”的味道的服务场所,要求来访接待做到“六个一”,业务办理限时答复、按时办理,针对行动不便的服务对象主动上门实施“服务代办”。她全面推进“一户一档”工作,要求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掌握退役军人生产生活情况,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共为90余人次退役军人提供了政策宣讲、咨询服务;组织区级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2场,组织辖区退役军人参加市级专场招聘会2场,共66家企业提供了共628余个岗位,累计参加的退役军人约130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的退役军人约20人。她深度发掘退役军人特色资源,在所有干警都是转业退役军人的大埠派出所、见义勇为退役军人李凌志母校桂林旅游学院打造“退役军人之家”,充分发挥退役军人模范带头作用。在调查问卷和现场评价等方式的调查中服务对象对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总体满意度达到95%以上。因工作措施得力,雁山区常年保持无一退役军人参与全国、全市各类集体性维权活动,及“零”越级上访的良好态势。

三、用心崇军拥军,全面落实政策

(一)服务军属排忧解难

2020年疫情期间,31635部队的张志鹏主任的妻子待产,因疫情防控的严格要求无法通过动车、班车等交通工具回到四川老家,万般无奈之下张志鹏主任找到了廖永乐同志,她在了解情况后立即进行多方动员,在医疗资源紧张、防控要求严格的情况下得到了医院、医生的理解和支持,在合情合理合规的前提下为其解决了难题。她长期和部队打交道,部队官兵当她作亲人,她也将官兵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官兵子女入学有疑惑、有困难,她积极主动联系桂林市双拥办、市教育局,尽心尽力协调孩子们转入市区师资力量最好的中小学,与学校搭建联络渠道,常态化联系了解孩子们在校各方面的情况,随时反馈。部队官兵表示感受到了“保姆式”的贴心服务,纷纷为她点赞。

(二)强化爱国国防教育

她先后配合各级教育部门组织10000多名中小学生到罗盛教、李向群两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协调在中小学、大学开展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十年来参加军训的学生达55000多人(次);坚持每年组织区各级、各部门党政领导、国防动员委员会、武委会成员坚持到共建部队过军事日。她以“党建引领 红色军魂·老兵故事会”为主题,邀请越战老兵为高校学生讲党史、忆峥嵘,单场参与达200人次。她还积极邀请部队官兵组织具有部队文化气息的优秀文艺节目参加地方晚会的演出,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更多人民群众了解部队、走进部队,努力营造“大双拥”工作环境。

(三)创新地方拥军模式

率先探索军民融合发展新路子,大力推动雁山区军民融合发展示范区项目建设,纳入桂林市重大项目管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六个一流”2020-2021年重大项目。为进一步激发全民拥军热情,增强广大现(退)役军人的荣誉感,整合社会资源,发挥“政府+企业”合力,全方位推进双拥工作的开展,在雁山区草坪回族乡草坪街打造雁山区传承红色基因爱国拥军示范街,爱国拥军示范街整合共计23家行业领军门店参与,覆盖餐饮、百货、旅游等领域,为到店退役及现役军人提供最大力度的优惠、折扣及可供休息的“爱心驿站”。

“有国才有家,有军才有安,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为部队及退役军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这是廖永乐同志的心声,也是她十几年如一日矢志拥军的动力源泉。

 

杨秀辉先进事迹

 

杨秀辉,女,汉族,1958年6月生,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人,高中文化,是桂林市松园度假村退休职工。杨秀辉的丈夫是特等战残军人,婚后家庭极度困难,但她照顾丈夫,寻医问药,呕心沥血、培育子女,经她的努力,丈夫身体健康,家庭和谐美满,3个子女均考取了医学博士,其中2人从军报国。她们一家被武警广西总队表彰为“五好文明家庭”,她是街坊眼中坚毅温婉的优秀军嫂和慈爱刚强的伟大母亲。

一、 前线结缘,嫁给最可爱的人

1979年初,自卫还击战打响后,作为原解放军166医院的一名普通非现役护士,杨秀辉主动请战,作为参战民兵和战地救护员到云南前线野战医院担负救护任务,虽然不是军人,但是到了前线,她不怕牺牲,像战士一样勇敢,奋力救护伤员。当时,杨秀辉的丈夫李固国同志是原163师489团(53506部队)六连二排长,在担负攻坚任务中英勇杀敌身受重伤,左腿高位截瘫,右腿三处贯通伤,左眼被炸坏摘除,左手桡神经损伤,鼻梁被炸断、牙齿被炸掉16颗,舌头被弹片削掉一截,全身有26多处受伤,有数十粒弹片嵌在他心脏、大脑等部位,战后被评为特等战残军人,荣立个人三等功。正是这时,杨秀辉遇见了刚从战场上抢救下来,生命垂危的李固国,主动站出来负责他的护理工作。在3个月的特级护理工作中,李固国不怕流血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战胜病魔的坚强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杨秀辉,并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最终决定嫁给他,要照顾他一辈子。面对家人亲友极力的反对,她下定决心要嫁就嫁“最可爱的人”,并耐心说服家人,毅然选择嫁给这个为国致残的最可爱的人。就这样,杨秀辉始终坚守着当初最朴素的信念,这一照顾就已是40年,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她始终毫不动摇、绝无退缩、从不抱怨。她的事迹众口称赞,但面对组织上要给予的荣誉,她总是婉言谢绝,面对众人的称赞,她总是说“照顾自己的丈夫只是我的本分,况且我做的还不够好”。时至今日,她没有接受过任何荣誉和奖励,但她对自己仅有的参战纪念章却视如珍宝,真正做到了人们常说的人民英雄背后的无名英雄。

二、坚韧刚强,家庭重担只身扛

与丈夫李固国结婚后,杨秀辉面对非同寻常的困难。公公因幼年疾病身患残疾,行走非常困难,婆婆也体弱多病。随着3个孩子出生,一家7口,两个残疾,三个年幼,一个病弱,家庭重担全都落在了杨秀辉身上。为解决缺医少药的问题,杨秀辉几乎买光了附近城镇书店相关医学书籍,边学边干。同时买药开支大、家庭经济负担重,一个月的收入往往用不到下旬,丈夫被病痛折磨彻夜难眠,她也几乎集齐了周边农村所有偏方,自己上山采集中草药给丈夫治病。为给丈夫治病,她先后5次陪丈夫回老部队看病,7次陪丈夫回广西老家过年。高昂的医药费让她的家庭负债累累,但她从未抱怨放弃,想方设法为丈夫解决病痛,努力给丈夫最好的治疗。1985年的春节,是杨秀辉终身难忘的一个春节。丈夫的伤口发炎引起高烧多日不退,身体状况越发糟糕,需要马上就医,而自己怀着6个月身孕,3岁的女儿也需要照看。除夕夜,看着躺在病床上越发憔悴的丈夫,杨秀辉心如刀绞,冒着大雪,背着3岁的女儿,挺着大肚子,用自行车推着重病的丈夫赶往医院看病。近十里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摔了无数跟头,走了近三个小时才到医院。她刚把丈夫安顿下来,女儿又发起了高烧。周围是春节热闹的爆竹声声,自己眼前却是一个个病弱的亲人,从不向困难低头的杨秀辉流下了眼泪,但她很快又打起精神,直面困难悉心照料着病弱的亲人。她总是利用工作间隙不停在单位和家之间奔忙。当时夫妻两人工资总共不到90元,粮食不够吃,她就自己开垦荒地中红薯玉米蔬菜来补充;为了节省电费燃煤开支,她常常下班回家跑到山上砍柴割草;丈夫药费和子女学费不够,她就养猪、鸡、鸭来贴补。沉重的生活负担和多年高强度的劳作使杨秀辉患上了高血压、颈椎病、腰椎病、脊柱侧弯、慢性胃病和重度骨质疏松等严重疾病,但她从未后悔,她一直以能侍奉为国致残的丈夫而自豪。她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事是大事,自己的事是小事”的原则,从来不向组织提要求,并经常婉言谢绝各级组织送来慰问金和救济款,她说“虽然我们的日子苦点、穷点,但是我们的困难我们还能克服,比我们困难的人还很多,钱要用在刀刃上”。

三、精心培育,子女成才献国防

爱子,教以义方。作为一名母亲,杨秀辉对子女要求严格、悉心教育。虽然家庭清贫,但她对子女的教育却从未松懈,她总是想方设法,靠自己的双手,及时足额为三个子女凑足学杂费,从未晚交和拖欠,她说“就是再穷再苦,也不能不让孩子们读书,要让他们学知识,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杨秀辉十分注重向子女灌输仁爱之心,她常常抽空带着年幼的子女们到附近敬老院看望老人,同他们谈谈心,帮忙打扫卫生。她从小就一直教导子女要有理想,有信念,要像父亲那样为了崇高理想和信念奋不顾身,要成为父亲那样顶底立地的人。在她含辛茹苦地培养下,如今3个子女均已长大成才,3人均在上学期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且都考取了博士,2人先后入伍,献身国防。大女儿李静成为联勤保障部队第924医院心内科主任军医,荣立三等功一次,被多次表彰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全院优秀医务工作者”;儿子李勋成为武警广西总队医院主治医师,被总队表彰为“十佳优秀干部”、“优秀基层干部”,荣立三等功1次。小女儿李莉也正在南方医科大学攻读肾内科博士后。

 

主办:桂林市人才市场 联系电话:0773-2810611

党办专职QQ:1059988055(验证信息请输党员+姓名)

联系地址:桂林市南环路竹木巷8号桂林市人才大厦三楼党务办公室

桂林市人才服务中心版权所有 工信部备案:桂ICP备17007207号 桂公网安备 45030402000013号